这个政策是被每年数以万计死在走私箱里的鹦鹉逼出来的。
2019年深圳海关查获的走私案里,120只非洲灰鹦鹉挤在行李箱夹层,存活率不到三成。
去年郑州某养殖场被曝出「合法繁育」的葵花鹦鹉,脚环编号和CITES证书全是伪造,这些被解救的鹦鹉羽毛残缺、精神萎靡,兽医说它们至少经历过三次跨省运输。
既然人工繁殖技术成熟了,为什么不开放合法养殖? 问题就在于中大型鹦鹉的特殊性。
以最受欢迎的非洲灰鹦鹉为例,幼鸟需要持续5年…。
如何看待虹鳟和三文鱼之争?…
为什么突破性的技术总是最先发生在西方?…
照骗能骗到什么程度?…
为什么河南饮食走不出去?…
备案号: 网站地图